随着中国三季度GDP增速破七,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向各行各业传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两年的飞速发展期后将迎来第一个寒冬。“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互联网金融企业如果不能融入产业、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及提高自己的资产质量,在即将到来的大浪淘沙过程中,很快就会销声匿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捷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在参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论坛时表示。
融入产业服务实体是发展方向
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GDP增速6.9%,为六年来首次破七。为应对经济下行,央行出台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但实体经济融资难的现状并未改变,尤其小微、“三农”融资仍然面临较大缺口。作为金融业态新的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成长和壮大无不源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主要助力形式就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借贷服务,让传统金融机构未能覆盖到的、生活于三四线甚至更下沉区域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享受贷款。但在互联网金融2.0时代,单纯借贷将向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方向转变,金融不再是一个特意为之的行为,而是无缝融合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阿里帝国现在在吃喝住行玩方面的布局,未来毫无疑问会转换成蚂蚁金服在吃喝住行玩方面的金融渗透。
“将互联网金融融入产业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人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实体经济最切实有效的支持,”王晓婷表示。她举例到,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消费力会相应受损,互联网金融公司能做的不再只是将钱借给个人,还可以与服务业的方方面面结合,创造消费需求。比如现在越来越高的成人再教育需求,或者近期越来越火的微整形需求,捷越与这些公司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即使经济环境不好,个人消费需求仍然能得到满足,企业经营压力减小,这才是普惠的内涵。
竞争壁垒在于优良资产
如果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液态不可违背的发展方向,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品牌和竞争壁垒决定了一个平台能否在行业寒冬中屹立不倒。
当下,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逐渐脱离“流量为王”的时代。过去互联网金融企业长期重“资金”、轻“资产”的发展策略,虽然可以帮助平台在成长期快速导入流量、迅速做大体量扩大规模,但一旦流量到达临界点、投资人接近饱和,平台就必须转移重心,通过提升资产质量、加大资产供应来维持用户留存。
进入2015年以后, P2P “资产荒”成为行业常态,优质信贷资产的开发出现瓶颈,平台的资产供应远远跟不上海量的理财需求,资金站岗现象频现。
“在互联网金融里,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壁垒应该是你核心资产的生产能力,”王晓婷说。“下一阶段,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将发展重点聚焦在优质资产的开发上。”
除了传统的P2P信贷资产,车贷、房贷、票据融资、中小企业贷和供应链金融都会成为企业重点发力领域。
跨界合作助转型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虽然时刻与创新相伴,但是这种创新更多的是金融营销方式和金融产品组合方式的创新。在当前的社会信用状况下,金融产品所对应的底层资产获取方式、风控方式,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跟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节奏。获取优质被投资项目、创造优质金融资产,依然需要借助传统资产管理机构的风控系统、金融牌照以及信用支持。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跟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合作以及互联网金融向“互联网资管”的转化,未来都将成为一种行业趋势,王晓婷表示。